科技救國乎?


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發生,肯定是由科技來決定勝負。 上世紀50年代,火箭專家錢學森放棄美籍投奔祖國,美國海軍次長認為錢的擁有的知識可以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。

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用編輯基因技術"製造"了一雙對愛滋病毒有免疫力的嬰兒,事件引來全球學術界嚴厲批抨,認為如此做法有違今天的社會倫理,  目前的守則是人工製造出來的肧胎基因要在14天內摧毁,不會植入母體。基因編輯技術並不是中國發明的,世界亦非第一次使用,技術創新度只是一般,賀教授今次冒大不韙,主動公開研究成果,原因和背景都帶點撲朔迷離。

據報導,賀教授通過愛滋病患者志願機構招募了超過400對夫婦,每對夫婦的其中一方都是病毒感染者,參加這計劃,每對夫婦可以獲得28萬人民幣的資助,這批贊助金和研究經費從何而來?仍然是一個迷,賀曾經說資金主要是由南科大提供,大學方面否認。

賀建奎除了教席外,名下還有8家商營機構,有些南科大亦是股東。2018年年初,大學特批賀建奎停薪留職做企業。事情曝光後。各方輿論責難,中國官方和南科大很快便和賀劃清界線,但遲來的割蓆總給人一點假惺惺的感覺,這樣大規模的研究總不會是在賀家裏的地庫來進行吧!

發展科技,當然首重人材,中國有所謂"千人計劃",多年來用高薪和充裕的研究基金吸引海外學者回國發展,賀建奎亦是千人計劃成員。賀建祖藉湖南, 在中國科技大學念完本科後,赴美國萊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,後在史丹福大學任博士後研究員. 中美科技競爭早已白熱化,賀建奎的研究,國家究竟知不知情呢?有沒有提供支持呢?
那天和一位任職管理顧問的老外閒談,話題轉到在國家機器支持下中國是否有機會在科技上超越美國? 我的看法是: 像經濟發展週期,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需要。發展早期,政府能夠統籌和集中資源, 對一些關鍵的領域有催生作用, 但發展下去, 國家往往是一非常差勁的資源分配者,中央統籌變成很多浪費. 我在新加坡和其他國家都看到很多例子: 因為政府有錢, 不服輸,勉強扶植一些沒有競爭力的科技,結果血本無歸。

除了制度之外,我更擔心的是中國人的文化重務實講和諧, 事情夠好便收,不願意付出額外的勞力,將最後的5%的答案研究出來,  這可是東西方的分歧。科學史家李約瑟提出: 四大發明很早便誕生在中國,為什麼工業革命卻不發生在中國 (李約瑟迷思)

(2018123日刊登於蘋果日報)


留言

熱門文章